欢迎光临广东高格科技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东高格科技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高格仪器-品质保障-专注精密品管检测仪器

全国咨询电话:
0769-85885105


新能源汽车电池-钠电池能否替代锂电池

文章出处:高格官网责任编辑:高格小编作者:高格仪器人气:发表时间:2022-02-21 14:11:27 【

2021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15号(工交邮电类523号)提案称,将组织有关标准研究机构适时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并在标准立项、标准报批等环节予以支持。同时,根据国家政策和产业动态,结合相关标准研究有关钠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政策,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市场的锂离子电池现在为大多数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然而,它们存在两大缺点。它们所含的液体电解质——可以让正离子在电池的两个电极之间流动——具有很高的易燃性。如果出现泄漏,它会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从而给使用者带来重大危害。锂的供应也存在问题。锂在全球分布不均。同石油一样,它占据了重大地缘政治问题的核心。
钠元素是地壳中储量第六丰富的元素,是锂资源的上千倍,但其分布不均,70%分布在南美洲,尤其中国锂矿资源与新能源发展所需并不相称。但成本低廉;同时,钠离子化合物容易获取,再者,在低电压下钠、铝不会合金化,因此钠电池负极可使用更便宜的铝集流体,从而可进一步降低电池的成本和重量。不仅比锂便宜还更容易回收利用。而钠比锂重,其离子在液态电解质中的移动也较不容易。解决办法是设计一种不易燃的固体电解质。由于“生产这种电池所使用的技术与锂电池不同。业界尚不愿意采用这种较不熟悉的技术。
 
工信部称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之一”,政策希望推动钠电池产业,是因为其目前仍处于研发之中,尚未形成生产规模、缺乏供应链。面对巨大的储能市场,钠离子电池以其低成本、长寿命和高安全的诸多优势有望在各类低速电动车、电动船、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家庭/工业储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和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钠电池不仅具有上述多种优势,还具有较好的功率特性、宽温度范围适应性、安全性能和无过放电问题等优点。当然有优点也有缺点,相比锂离子,钠离子半径更大,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更易崩塌。这要求正极材料必须有更稳定的结构、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才不至于在钠离子脱嵌过程中发生结构坍塌。负极材料同样棘手。常用的石墨虽然便宜好用,但其与钠离子性相不合,钠离子嵌入后易失去电化学活性。
此外,在进一步规模化方面,钠电池也对制备工艺和环境友好有着更高要求。
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方案中,采用了与石墨同属碳基材料的硬碳作为负极,将正极材料换成钠化合物,并使用特定技术手段处理电解液,初步实现了目标。只是这些技术与材料的成本,尚须在规模化后进一步观察。
据国际能源署较新数据显示,到2030年,仅靠现有和在建的锂矿生产项目,全球将出现约50%的锂需求缺口。
电池技术的未来在于钠。相比目前为大多数设备和车辆提供动力的锂,钠更可持续,而地球表面的钠储量也很丰富。问题是,它的离子在传统电池的液态电解质中无法轻易移动,从而使其效率低于锂。因此,解决之道在于开发固体电解质。日内瓦大学的一个科学团队成功地应对了这一挑战,它采用的方法是修改由碳、硼和氢组成的一种材料的晶体结构。该研究小组还确定了应用于电池的理想压力,使其能有效运行。
在新能源潮流之下,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或储备钠离子电池技术。
2020年,美国能源部公布了对电池研究计划的布局,明确将钠离子电池纳入储能电池的发展体系。
欧盟储能计划“电池2030”项目公布了未来重点发展的电池体系,将钠离子电池列在非锂离子电池体系首位。
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和创新计划”也将钠离子材料作为制造非汽车应用耐久电池的核心组件。
2021年6月,中科海钠发布全球首个1兆瓦时(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我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技术储备——如电池研发、核心材料体系、关键材料放大制备和生产、电芯设计和研制、模块化集成与管理等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产业化准备,未来我国“有机会获得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此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