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东高格科技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东高格科技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高格仪器-品质保障-专注精密品管检测仪器

全国咨询电话:
0769-85885105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吗?22款电池测试,13批次样品起火、爆炸

文章出处:高格官网责任编辑:高格小编作者:高格仪器人气:发表时间:2022-08-01 16:12:49 【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月28日,在广州举行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工作成果发布会上,一项针对22款动力蓄电池样品进行的比对试验结果显示,国内电池产品在过放电的温度控制方面优于国外产品,有13批次样品在实验中出现起火、爆炸,其中有10批次镍钴锰酸锂体系动力蓄电池样品在针刺试验中起火、爆炸。
 
另外,在活动现场,广州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使用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安全性分级评价》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性能分级评价》3项团体标准。据介绍,这3项团体标准多项指标领先国际,并取得“4个国际首次”。
 
01、35.2%受访消费者买新能源车重点考虑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的强劲需求,带动动力蓄电池行业的高速发展。
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邵丹博士介绍了广州市动力蓄电池产业的基本情况:应用端(整车),2021年,广州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量同比增长87.9%,产值同比增长63.4%。目前,全市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28.6万辆,预计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至80万辆。而在生产端(电池),“十四五”期间广州市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总产能预计到达全国总产能的30%。
 
消费者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410名消费者参与的一份问卷调研结果显示,35.2%的受访消费者会重点考虑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而消费者不选择购买新能源车的理由中,充电不方便、续航、不安全三个因素的占比超过9成。消费者新能源汽车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中,续航里程下降严重、耗电速度快、动力不足排前三。另外,超过8成的受访消费者不了解/不清楚动力蓄电池的维护保养,也没有参加过电池使用或维护的培训。
 
02、13批次样品在实验中出现起火、爆炸
 
而针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生产环节影响电池质量关键因素中,原材料和设备先进新排在前两位。电池质量安全测试,企业关注哪些项目?短路/过充放、针刺/挤压的关注度均接近三成。
 
本文数据图片:《广州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工作情况通报》动力蓄电池比对试验项目,包括一致性、储存性能、电性能、安全性能四个方面。其中,一致性方面,国外品牌的一致性整体优于国内品牌,尤其在电阻一致性方面;储存性能方面,国内品牌动力蓄电池的储存性能整体优于国外品牌。电性能方面,高温(55℃)条件下进行测试,同款电池的循环性能均显著下降。邵丹认为,这表明高温对电池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电池热管理系统对提高动力蓄电池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非常关注的电池安全性能方面:过充电、过放电测试结果显示,国内电池产品在过放电的温度控制方面优于国外产品;外部形变率检测情况结果显示,国外和广州地区样品在过充电过程中的产气控制稍优于国内其它地区样品。在五种试验条件考察电池表面最高温度对比方面,有13批次样品在实验中出现起火、爆炸。有12批次样品在针刺条件下起火、爆炸,其中10批次样品为镍钴锰酸锂体系动力蓄电池。另外还有3批次磷酸铁锂体系动力蓄电池样品。分别在外部短路(1批次)与针刺(2批次)情况下起火爆炸。
 
03、广州发布3项团体标准关注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
此次质量比对提升行动中,广州市质量强市办以“大数据+技术创新”,联合各方力量,建立“动力蓄电池关键材料及产品数据”,帮助企业快速精准获取实验数据,加速动力蓄电池从研发到应用的全过程,切实帮助企业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助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行业提质增效。
 
2月28日下午,广州市质量强市办、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使用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安全性分级评价》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性能分级评价》3项团体标准。业内人士认为,团体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使用规范及质量分级评价技术标准的空白,进一步规范了动力电池的安全使用,为动力蓄电池性能质量提升“优中择优”提供技术依据,更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产品的使用信心,有力推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这3项团体标准多项指标领先国际,取得了“4个国际首次”:首次以电池使用环节安全性为核心,规范了消费者安全使用动力蓄电池的方法;首次提出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性能和安全性能质量分级评价的方法;首次将内部结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质量分级评价;首次采用热失控临界温度,高温储存、积水浸泡、振动、过放电和过充电等过程中最高温度以及外部形变率的检测实现动力蓄电池安全性的量化评价分级。

此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