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东高格科技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东高格科技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高格仪器-品质保障-专注精密品管检测仪器

全国咨询电话:
0769-85885105


浅谈电池安全测试-电池针刺试验是否有必要

文章出处:高格官网责任编辑:高格小编作者:高格仪器人气:发表时间:2022-08-24 13:35:49 【

锂离子电池因为其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使用寿命的特点,在化学储能器件中脱颖而出,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已经技术成熟广泛应用,如今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在电动车领域和大规模储能领域的需求量也呈爆发式增长。然而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议题,也是终端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在电池安全测试中,由于刀片电池的针刺实验引发了业内业外的轰动,但是在2020年新国标取消了单体电芯针刺测试,那么纷纷引起大家的一个热议的话题:电池针刺试验是否有必要,针刺试验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不难看出,在国标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是有要求的,钢针垂直穿刺单体电芯后,需停留在电芯中观察1小时,不起火、不爆炸才算通过测试。新发布的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规定修改为: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min,应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服务于整车热事件报警提醒乘员疏散)。如果热扩散不会产生导致车辆乘员危险的情况,则认为该要求得到满足。

之所以取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行业内除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外,其他的动力电池的电芯单体,无法通过针刺测试,故只能降低要求,在保障用户有足够的逃生时间的前提下,允许电池发生失控自燃的情况。
电池发生自燃,本质上是电池发生热失控。热失控通俗来讲是电池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电池的温度不可控的上升,进而突破临界点,发生起火甚至爆炸。然而大多数电池安全事故是由于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针刺实验是来模拟这些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它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
所以究竟电池进行针刺试验是否有必要,“新标准虽然删除了针对电池单体的针刺测试,但并不是说不用对电池进行针刺测试。新标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就是将原有的电池单体针刺测试提升为对整个电池包进行热失控的热失控实验,这样可以从整体安全方面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系统集成等技术将电芯使用起来,增加电池使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对热扩散试验给出了两种触发热失控的推荐方法,就电池包或系统中的电池单体,一个是加热触发热失控,另一个就是针刺触发热失控。制造商可以任选其一,也可自行选择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这表明,电池单体针刺实验并不是完全被删除。
 

电池安全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的。针刺试验主要针对电池电芯来进行,只是电池安全测试中的一种试验,从各项电池安全测试标准来说,除了针刺试验,也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安全项测试,如高低温、短路、防爆、过充过放电、低气压、温度循环、振动、加速度冲击、跌落、挤压、针刺、重物冲击、热滥用、燃烧、洗涤等。

此文关键字:锂电池安全测试,针刺试验机,挤压测试机,电池针刺测试